核心素养呼唤作文教学突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11-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江苏省昆山国际学校刘恩樵老师正在为本班学生的随笔本题词
资料图片

    时下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弊端是什么?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到语文学科?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这些一线教师关心的问题,也是第八届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重点讨论的热点问题。

    从“什么是幸福”看写作教学状态

    唐代的李煜,身处皇宫,万人之上,锦衣玉食,受人敬仰。可是他只给后世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哀,给自己添了“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无奈,给人民“小楼一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失落……作为一个皇帝,他的外表是光亮的,但他幸福吗?

    不,他不幸福。外表的光鲜远远替代不了内心的空虚。他用糖纸包裹着人生酝酿出的是他的愁苦和哀伤。他愤恨命运的不公,给了他一身才气却要在这不合适的桂冠下慢慢消磨。

    那么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苏轼“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且物与我皆无尽”的平平淡淡的满足。幸福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默默无闻的奉献……

    上面是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立人中学范维胜老师出示的学生写作的命题作文“什么是幸福”。他说,他为这位学生讲评作文时指出,文章引用太多,文风华丽,但有些表达并不恰当,特别是李煜的例子。开始时学生很不服气,跟他争论,说只是想将文章写得更有文采一点。后来经过反复讨论,从教师的点评中,学生最后明白了论说文应当如何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范维胜认为,有效的作文评讲,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各种文体的规范是什么,是一种“试把金针度与人”的工作。

    追求华丽词藻是时下学生作文的一种倾向。《全国优秀作文选》主编陶振伟认为,内容是根本,表达式枝叶,无内容的优美表达就是文字游戏。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作文好坏,有动态和静态两个标准。动态的标准,是指纵向来看,当前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跟自己以往写的作文在内容、表达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有没有提升、有没有进步。另外一个是静态标准,横向看,在同一时间段内有一批不同作者的作文在一起比较采用的标准。这通常也是我们的各种大型考试作文竞赛常用的标准。概括来说,学生写作应该是从两个大的方面去评判,一个是内容,一个是表达。

    还有一些教师指出,现在学生写作模式化倾向严重,写作教学一定要拒绝高考体。可能是由于时下许多教师的作文指导都是“请君入瓮型”的,三段论盛行后便成了令人生厌的模式化高考体。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杨邦俊老师指出,一百年来,我国语文教育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造成了诸多缺失。时下的语文教育,追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这种与社会生活隔绝的教学方式,缺少源头活水,枯燥的讲解、繁琐的分析、无休止的题海战术,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标准化考试与规范化训练结合起来,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落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又坠入了高考应试教育的误区,助长了模式化的思维定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把语文训练引向错误的轨道。

    另外,信息技术与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学生的生活与写作。有专家建议,语文教师不要只将自己圈在学科教学之中,还要关注时代发展方向以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因素。一些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只教怎么写,很少教写什么。批判性思维,对于现在的学生或者说对未来的公民来说,特别重要。时下很多网络事件,就是所谓的网络暴民掀起的,而网络暴民其实是一些缺乏理性思考的人。

    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2016年江苏语文高考一结束,正当大家在议论相关材料作文如何立意、如何动笔、如何切题时,南京教学科学研究所洪劬颉老师当天下午就在“智慧语文工作室”网页上,发出了三篇自己写的“下水作文”。迄今为止,洪劬颉老师已连续13年写高考作文,他说:“不下水,何以知深浅?”他主张,语文教师要“自己下水写作文”,应以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影响学生,让学生有信心写好作文,特别是在议论文写作中,要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在他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升格”写作训练、强化典型语段训练以及强化短平快的阅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他强调三点:一是学生要读一读自己欣赏的优秀作文,开拓自己的视野。二是要迅速翻一翻自己经常使用的语言素材。三是对那些自己摘抄下来并经过筛选的十分精彩的话语、哲理深刻的句子要能够背诵和默写。

    在江苏昆山国际学校刘恩樵老师的班级里,每学期开学之初,刘老师都会专门去选购一些封面漂亮雅致的作文本,供学生挑选。针对现在的学生追求个性化的特点,他挑选的本子都很别致,有的学生在挑选随笔本的时候,实在爱不释手,抢了两本。刘恩樵的学生说,爱上写作,从抢随笔本开始。刘恩樵认为,作文教学,二分技巧,八分思想;二分课堂,八分课外……作文教学应针对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教学的基本策略。在他自己的教学中,每个年级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实现方式。初一强调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自由写作,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初二强调规范的自由写作,教学重点在文章构思、语言、结构。初三教学目标定在关注品位的自由写作,引导学生评论时事。

    刘恩樵在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时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办法,无捷径。通过三个“大量”之后,他才切实感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通过班级图书馆、读书报告会、每周阅读课等形式促进学生大量阅读;通过每日随笔、语文作品展示等形式促进学生大量写作;通过游学、讲坛等丰富多彩的大量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中高考与核心素养是否冲突

    多位名师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对于核心素养与语文教育关系及其如何改进作文教学的见解。在作文教学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相关讨论中,一些教师显得有些悲观。他们指出,尽管近年来各地都在进行课程改革,但高考的指挥棒功能依然强劲,只不过是旧的指挥棒换成了新的指挥棒,甚至有人说:“只要中小学考试还在,核心素养只是一纸空文”。还有的老师指出,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议论文写作教学是主要手段,但是在目前教材中,可供学生参考或者模仿写作的范文并不多,无形中造成了写作教学有时难以落到实处的情况。

    针对与会者提出的问题,浙江师大蔡伟教授逐一进行剖析解答。他从分析上海与浙江的课程与高考改革入手,指出,我国考试制度目前正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未来的考试将不再是制约学生发展的枷锁,而有可能成为促进素质教育的手段。考试与核心素养并不矛盾,考试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学生的文化与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反映学生适应与应变的能力,而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虽然现在考试制度改革尚处在试点阶段,但是,我们不能坐等考试变革后再来实施核心素养,那样,有可能丧失良好的教育时机,愧对时代的挑战。

    此次论坛由中国写作学会与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办,浙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策划并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特级教师及150余位各省市初高中教师参会。论坛围绕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作文教学的突破”这一主题,安排了五个主题单元的活动,具体包括专家名师主题讲座、有关语文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研讨、各域派名师“探索性示范课”以及课堂教学竞赛等内容。(本报记者 杜悦)